你是否在用打罵的方式愛著孩子?
原創首發
王金波
發表時間:2022-04-30 15:12:13
637
0
12

中國式的家長常常羞于表達愛意,而是用指責、批評的方式去愛著自己的孩子,內心沾沾自喜地認為,這樣的教育理念才可以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子女,那種根深蒂固的“棍棒之下出孝子”、“不打不成材”等等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言行。
殊不知,打與罵只能給幼小的心靈蒙上陰影、戴上枷鎖,讓原本活潑可愛健康的孩子,成為唯唯諾諾、膽怯恐懼的受害者,不僅抑制住了他們的潛能,同時也停止了他們成長的腳步。所以,打與罵并非是愛,而是一種無形的傷害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國際不打小孩日,也叫拒絕體罰日 、無巴掌日。最初由美國反體罰組織“有效管教中心”于1998年發起。節日通過各種活動,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。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。
童年得到的愛是長大后的光。對待孩子,請多些引導與尊重,多點耐心與寬容,被溫柔呵護的孩子才能“心里有愛,眼里有光”。
請各位寶媽寶爸們,多一些耐心去陪伴孩子,多一些贊美去鼓勵孩子。請伸出你溫暖的手,去扶持蹣跚學步的寶寶。當孩子處在咿呀學語階段,多給予積極的回應,用溫暖又有愛的眼神看著他,你的每一次微笑,每句溫暖的話語,都將是孩子長大后最堅實的力量、最強大的后盾。
孩提時被無條件關愛的孩子,長大后才有能力去愛自己,也才能更好地去愛他人,從而活出健康又精彩的人生。
阿德勒曾說: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在此,讓我們一起倡導,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多一些耐心與關愛,遠離暴力的打罵,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。
0人已踩
12人已贊
作者文章
療愈心理創傷是怎樣的過程?
當我們在談論“創傷”時,我們第一直覺想到的可能是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了傷口,可能劃傷、擦傷,或者是刮傷。然而,有一種傷,看不見,也摸不著,卻隱隱作痛,又揮之不去,那就是常常被我們所忽視的心理創傷。
245
7
2
情感和諧的另一個隱形殺手!
如果愛一個人,我們可以選擇深深的理解,感受伴侶勸說戒煙背后的良苦用心,不是源于控制與束縛,而是對我們殷切的關心與綿綿的愛。
1364
10
1
525——你是否真正地善待著自己?
我們每個人都想善待自己,有時卻不小心用錯了方式,有的人在卑微地乞求著他人的憐愛,有的人在無限地進行著自我滿足,誤以為這是對自己最高級的愛的表現,殊不知,糖吃多了最后就剩下了苦,愛太滿了就成了害。
1390
20
3
語音通話
私聊